我在厨房里学会的Rotaeno游戏开发入门
上周六煮泡面时,我突然想通了一个困扰三天的角色碰撞问题。作为用Rotaeno引擎完成首款游戏的过来人,这里分享些连我妈都能听懂的实战经验。
引擎安装就像搭乐高
在官网下载安装包时,注意勾选中文语言包和2D基础模板。有个冷知识:安装路径里带中文的话,素材导入时会随机出现贴图丢失——别问我怎么知道的。
推荐配置清单
- 处理器:i5十代以上
- 内存:16G起步
- 显卡:GTX 1060就能跑
- 储存空间:至少预留20G
界面布局的秘密基地
第一次打开编辑器时,我被满屏的窗口吓得想关掉。其实只要记住三个核心区域:
资源库 | 相当于你的工具箱 |
场景视图 | 就是游戏画布 |
属性面板 | 所有物品的说明书 |
快捷键生存指南
- Ctrl+滚轮:场景缩放
- 空格+拖动:平移视图
- F5:即时试玩
角色创建的魔法时刻
创建第一个角色时,建议从胶囊体开始练习。这是我用坏三个鼠标后总结的步骤:
- 右键资源库→新建→精灵
- 拖入提前准备的PNG图片
- 在属性面板勾选启用物理
- 调整碰撞体尺寸至合适范围
动画制作小窍门
给角色添加跳跃动画时,帧率设置12帧/秒最合适。记得在最后一帧添加落地抖动效果,能让动作更真实。
场景搭建的乐高哲学
我的第一个游戏场景是在便利贴上手绘的。用Rotaeno实现时发现几个要点:
背景层 | 永远放在最底层 |
交互元素 | 建议用蓝色线框标注 |
前景装饰 | 透明度保持80% |
让游戏活过来的代码片段
这是我首款游戏里控制角色移动的核心代码,现在看还能闻到泡面味:
void Update{float move = Input.GetAxis("Horizontal");rb.velocity = new Vector2(move speed, rb.velocity.y);if(Input.GetButtonDown("Jump")){rb.AddForce(Vector2.up jumpForce);
调试时的救命锦囊
- 在Update函数里慎用Debug.Log
- 物理碰撞记得勾选连续检测
- 角色卡墙时调整碰撞体Skin Width
窗外传来早餐铺的豆浆香,我的游戏角色正在屏幕里欢快地跳跃。保存工程时,记得给文件起个不会脸红的名字——三个月后你绝对会感谢这个决定。